Saturday, December 31,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⑫]『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

  超過晚餐時間的電車,載滿了歸心似箭的學生與上班族。當我在壅塞的車廂中抬頭伸展頸部肌肉時,斗大的廣告標語只寫著:「日本,有京都真好。(日本に、京都があってよかった。)」

  雖說京都的工商團體想出的宣傳文句,不無自賣自誇之嫌,但是我想來想去,還是不得不同意:「日本,有京都真好。」

  京都的悠久歷史,提供給作家豐沃的創作土壤,並孕育出無數優秀的作品。以京都本身作為主題的作品之中,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川端康成的『古都』,以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除了上述兩位世界級作家外,近來也有不少立足於京都的大眾文學作品出現,例如万城目学(Makime Manabu)的『鴨川ホルモー』,以及這次打算介紹給大家的『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今宵苦短須盡歡!小姐』)。
   
   『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以下簡稱為「本書」)的作者森見登美彦(Morimi Tomihiko)是奈良人,但是在京都大學度過了大學部與碩士班的時光。他筆下作品的舞台,也幾乎都是以京都這塊具有數千年歷史縱深的盆地為背景所展開的大學生活。

  本書的男主角「我」,是京都大學的三年級學生(依書中內容來推測,應該是農學部的學生),「我」暗戀著剛進大學,並加入同一個社團的學妹「黑髮少女」。為了擄獲「黑髮少女」的芳心,「我」費盡巧思,製造各種「偶然」的「奇遇」,這些在京都各地發生的「奇遇」的背後,都有許多錯綜於幻想與現實之間的混沌事件。而本書除了已改編為漫畫以外,同名動畫片也將於2017年4月登場。

本書主舞台之一:京都大學校慶(11月祭)

  寫作本書當時的森見登美彦,應該是二十五歲左右吧。他賦予本書如同「輕小說」般的年輕節奏,也透過「我」與「黑髮少女」兩人的視角交錯,如「私小說」般呈現大學生們為情所苦,為愛歡愉的心境。閱讀本書,就像欣賞落語的橋段,為它情節的展開深深牽引,但同時又得防備森見登美彦那比起PTT八卦板的「高級廢文」,還要來得有破壞力的行文方式,以免誤入狂笑不止的窘境。

  本書的舞台是京都,主題是大學生的感情生活。 雖然森見登美彦就讀於京都大學時,我還沒有來到京都,但是木屋町、下鴨神社等景點,以及舊書特賣會、京都大學校慶等活動,在森見登美彦的筆下活靈活現。如果讀者曾經在京都生活過的話,相信可以身歷其境地感受書中人物的活動範圍。

   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大學生的戀愛,尤其是大學男生的單戀。不得不說,雖然已經畢業多年,但是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依舊是於我心有戚戚焉。如果,可是,也許那時候能夠聰明一點的話...(嘆)。

   如果是曾經在京都生活過,甚至是與京都大學有緣份的朋友,閱讀本書有助於在嘻笑中回味當年的體驗。如果是對於京都有興趣,或是想要回味青澀少年時代心情的讀者,也可以一起來追尋「我」與「黑髮少女」的足跡吧!

(引用自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IiVmDHuNL._SX363_BO1,204,203,200_.jpg)

書名: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
著者:森見登美彦
出版社:角川グループパブリッシング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頁數:320
ISBN:978-4043878024

Monday, November 21,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⑪]『大阪学』


   對於日本,我們總是有一種「整齊、劃一、有秩序」的印象,但是最近開始有人會問:「某地區的日語是不是有特殊的腔調?」、「某地區的文化是不是不太一樣」等問題。沒錯,日本是一個有一億兩千萬以上的人口,有台灣十倍以上國土面積的國家,甚至150年以前,它還是一個由幾百個有各自的政府、貨幣、語言、文化的小國組成的「帝國」,因此,日本各地的文化自然有所差異。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東京與大阪的對照。
   
   東京與大阪之間的差異、對照與比較,早已是膾炙人口的話題。甚至於名作家大谷晃一(Otani koichi)還寫了一本叫做『大阪學』的書,試圖賦予大阪文化一種獨特的定位。

   在日本留學的期間,我經常出入大阪。當時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中之島公園的壯麗建築,而是在船場(Senba附近準備過馬路時,所看到的行人「闖紅燈」的情況。不,我不能說那些人是在「闖紅燈」,應該說彷彿那裡根本沒有紅綠燈一樣。大概只有像我這種外地人,才會在乎交通號誌吧。

   大谷晃一在『大阪學』中提到,對於大阪的行人來說,紅綠燈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重要的是路上到底有沒有來車,只要確認沒有來車,那又何必花時間等紅綠燈!大阪人重實際,不願被規則束縛。這樣的文化特徵,也呈現在大阪人的「性急」上。大阪人無論是在走路的速度或講話的速度,都遠比東京,甚至於世界其他城市的居民都要來得更急促。大阪人在十字路口或是車站,也總是爭先恐後,只怕比別人慢了0.01秒。


大阪平野の夏-022.JPG
                                    在大阪過馬路,我們需要的是更靈活的身手...    

   以吉本興業中心的大阪娛樂業,在大阪文化的型塑上,可說是功不可沒。我們從這些節目上看到的,除了饒富風趣的大阪腔日語外,還有令人捧腹的搞笑內容。『大阪學』認為,大阪的搞笑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在於它不吝於拿自己開玩笑,不避諱自己缺點的態度。大阪搞笑藝人的賣點,往往是自己在外表上的「特徵」。大阪搞笑藝人認為,只有坦率,才能滿足觀眾的自尊心,才能讓觀眾開懷。帥哥美女,反而會讓人產生距離感。


   
                 用身高差距博取觀眾共鳴的「オール阪神・巨人」
                                (引用自goo.gl/Bh2q8o


『大阪學』不是像「經濟學」、「社會學」那樣的學術著作。對於大阪文化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它是一本可以在茶餘飯後,帶來許多輕鬆話題的小書。甚至如果有機會到大阪「實地考察」的話,對於『大阪學』的印象一定更為深刻呢!



大阪学 (新潮文庫)


書名:大阪学
著者:大谷晃一
出版社:新潮社
出版日期:1996年
頁數:230
ISBN:9784101382210

Thursday, October 27,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⑩]『病院で死ぬということ』


如果你(妳)到目前為止,完全沒有經歷過、見聞過本書所述的故事,真不知道要說是幸,還是不幸...
   
   一位日本外科醫師山崎章郎(Yamazaki Fumio)在40歲左右時,以自身的體驗寫下本書『病院で死ぬということ』(『死在醫院』),引起日本社會巨大的反響,1993年還被市川準導演翻拍為同名的電影。
  
   最初本書出版於1990年。過了20多年以後,因為一位台灣留學生的推薦,我才開始接觸到這樣的題材,並開始閱讀。本書由12篇故事所構成,據作者表示,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改寫自真人真事。


   本書的主題,並非在於描述每一篇文章的主人翁--癌症末期病患--的死,以及圍繞在病患身邊的悲哀。作者想要討論的,是反省在癌症末期患者身上持續緊急延命措施的必要性,是否要告知患者本人真實的病況,以及「死在醫院」對於患者本身的意義等,非常非常深刻的醫療倫理問題。
   
   治癒疾病,是醫療行為本身的目的。縱使疾病已經嚴重到幾近束手無策的地步,要醫療系統主動承認失敗,恐怕會非常地困難,何況,就算明知希望渺茫,很多家屬與醫療人員還是會盡力去做,因為人命關天,這個責任太過艱鉅。


   是否要告知癌症病患目前的病況,同樣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關係到病患是否還會感受到「希望」。身為家屬,自然不希望看到病患在絕望中死去,但是,病患是否有知的權利,瞭解病況後的病患,是會怨恨,還是反過來感謝這個命運?我想,這裡沒有標準答案。至於「死在醫院」,或是「死在家裡」,也是同樣複雜的問題,人生,沒有一套準則可以完全套用。


   無論生物科技與醫療技術如何發達,只要人類會生病,會死,這些問題我們都無法逃避。上述的醫療倫理問題的答案,或許,就跟長生不老仙丹一樣飄渺無蹤。但是,我非常感謝自己能夠有閱讀本書的機會,特別是目睹罹患末期癌症的家屬「死在醫院」之後...



書名:病院で死ぬということ
著者:山崎章郎
出版社:文藝春秋(文春文庫)
出版日期:1996年5月
頁數:271

ISBN:4167354020

Thursday, October 20, 2016

有關高齡者就業安定之法律(高年齢者等の雇用の安定等に関する法律)

日前受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委託,
翻譯「高年齢者等の雇用の安定等に関する法律」。
我不是法律人,但有鑑於公共空間上較少類似資源,
所以就野人獻曝,在網路上提供翻譯文件。
希望能為相關學界或公部門貢獻棉薄之力。

檔案連結如下(PDF, 466kb):
「有關高齡者就業安定之法律(高年齢者等の雇用の安定等に関する法律)」
(平成 28 年(2016)5 月 20 日第 47 號法律 )


Monday, October 10, 2016

學術問卷調查:「グローバルな文脈の中での日本語の位置づけ」

大家好,我的博士班同學,大山万容(Oyama Mayo)博士(京都大學兼任講師)正進行一項叫做「グローバルな文脈の中での日本語の位置づけ」的研究計畫,探討母語不是日語的日語教師對於語言使用上的意識與想法。她希望邀請非日語母語的日語教師,花10分鐘於下列網址填寫問卷(問卷語言為日語),協助研究之進行(回答者可以參加抽獎喔~)


如果各位有認識非日語母語的日語教師,希望可以邀請他 / 她幫忙。
調查期間為即日起,至2016年12月25日為止。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⑨]『精霊の守り人』

  不管它賣得再好,暢銷書排行榜上排名多高,我對於「青少年文學」總是興趣不大。或許,那是因為我早已不再年輕,與「青少年」漸行漸遠;而年輕時的自己,又一直把眼光放在大人的世界吧。

  可是,這世界總是比我的想像來得更不可思議。因緣際會下,我接觸到上橋菜穂子(Uehashi Nahoko)所著的「守り人シリーズ」(「守護者系列」),其中它的第一集『精霊の守り人』(『精靈守護者』),已經被NHK改編成卡通連續劇,並翻譯為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

  『精靈守護者』常被歸類為青少年小說。但是,它也是最不青少年的青少年小說。因為它的主角,不是17、18歲血氣方剛,胸懷野望的「小大人」,而是精通武藝,但是已經超過30歲的女保鏢巴魯莎(バルサ)。作者上橋菜穂子曾表示,出版社的編輯曾經質疑過這樣的人物設定,畢竟,青少年小說的主角,應該是青少年比較好吧,才能夠引起讀者的心理投射與認同。

  但是,這種「異例」的人物設定,為『精靈守護者』爭取到廣大成年讀者。而且,對於寫作本書當時正好也是30幾歲的上橋菜穂子來說,世代間的傳承與扶持,應該也是她希望在小說中呈現的一個主題吧。

   『精靈守護者』的內容,圍繞著30歲的女保鏢巴魯莎,以及她受託保護的對象,11歲的男孩子恰固姆(チャグム)之間的扶持與成長。故事的舞台,是一個類似於地中海的虛擬世界,裡面有許多國家,彼此各具特色。它的時代背景,約略與日本的平安時代相當,那裡沒有機械,具有濃厚的中古氣氛。

  『精靈守護者』的另一個特點,來自於上橋菜穂子的文化人類學背景,她是大學教師,並且擁有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本書的內容也反映了她希望傳達一些基本的文化人類學理念的想法:先住民族的智慧與傳承、知識體系的多樣化、文化的相對性、祭典或儀式的象徵性與政治介入等。具有文化人類學背景的讀者,可以迅速地掌握作者希望表達的意涵,但是,其他讀者也可以透過故事的鋪陳,在意識中展開嶄新的冒險。

  作者雖未明言,我認為『精靈守護者』之中,其實還夾帶了一些21世紀的後現代元素。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女性地位的突顯。身處於絕大多數人在15歲左右就結婚生子的中古時代,30歲,獨身,且完全經濟自主的巴魯莎,顯得非常特異獨行。她的交往對象,也是年紀略小於她,而且是魔法師的但塔(ダンタ)。至於其他的登場人物,也有許多傑出的女性。這些後現代元素,讓『精靈守護者』跳脫了傳統青少年小說的窠臼。

   至少,對我來說,閱讀『精靈守護者』,與以前閱讀金庸武俠的體驗完全不同。至於各位是否認同我的想法,就等大家看過了以後再互相分享嘍!

   (引用自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PBHRQIc6L._SX357_BO1,204,203,200_.jpg)


書名:精霊の守り人
著者:上橋菜穂子
出版社: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7年3月
頁數:360
ISBN: 978-4101302720

Saturday, September 3,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⑧]『月の裏側—日本文化への視角』

如果有人懷疑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 1898-2009)在學術上的成就,不如先想想自己有沒有搞錯。19世紀到21世紀,悠悠百年人生,李維史陀可說是著作等身。舉凡『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Les Structures élémentaires de la parenté,1949)『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 1955)、『野性的思維』(La Pensée sauvage, 1962)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著。

  李維史陀的專長是哲學、語言學與人類學,特別是結構人類學。他是法國人,以中南美洲(特別是巴西)為主要的田野基地。但是,若非這本在他身後才出版的文集”L'autre face de la lune : Ecrits sur le Japon”(2011),一般讀者無從得知李維史陀與日本的淵源。對於不懂法語的我來說,得力於前述書籍的日文譯本:『月の裏側—日本文化への視角』在2014年出版,才有機會接觸到李維史陀的另一層思維。

  『月の裏側—日本文化への視角』(譯名:『月亮的側臉:李維史陀看日本』)集結了散見於各種刊物之中,李維史陀在1979年到2001年間以日本為對象的著作。李維史陀曾經在1977年到1988年間,5度造訪日本。雖然每次停留的時間都不長,但是李維史陀自認與日本有深刻的淵源,特別是日本的版畫、家具、音樂,陪伴他渡過青少年時代(191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對於他人格與思想的型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維史陀完全不會日文,但是語言的隔閡,沒有辦法拘束他博學的射線。『古事紀』與『日本書紀』中的創世紀神話、 『源氏物語』、石田梅岩(1685-1744)的心學思想到仙厓義梵(1750-1837)的禪畫,他都曾經涉獵。李維史陀認為,不論是與東方或是西方相較,日本文化都具備它的獨特性。而日本美學意識的特徵,在於迅速與確實的創作精神,在於登峰造極的技術,也在於創作前的長期擘畫。同時,日本文化特別崇尚簡約、純粹的精神,一間寺院信仰一個宗派,繪畫中的線條與色彩也各有其自我的角色。

  老年後愛用日本電鍋,常吃日本料理的李維史陀,對於日本文化抱持著至高的親暱與崇敬。,對他來說,日本是一個充滿人文魅力的國度。但是如同他自己說過的:「對於身為人類學家的我來說,我對於是否有可能將一個文化在世界上所有文化之中客觀地定位一事,持著懷疑的態度。就算理解了該文化的語言,掌握了一些外部的線索,如果不是在該文化的薰陶中出生、成長、接受教育的話,就完全不可能接觸到該文化最深奧的精髄吧。」(本書第13頁)我們對於「哈日族」李維史陀的日本文化論,也不能完全當作客觀的判斷。

  我在寫作本文時才發現,”L'autre face de la lune : Ecrits sur le Japon”在臺灣已經有譯本出版,而且出版日期(2011年)遠較日本為早。或許對於臺灣來說,總是有一些來自深層結構上的好奇心,想要搶先一睹西方結構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的日本觀吧。



書名:月の裏側—日本文化への視角(L'autre face de la lune : Ecrits sur le Japon)
著者:クロード・レヴィ=ストロース(Claude Lévi-Strauss)
譯者: 川田順造
出版社:中央公論新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頁數:176

ISBN:978-4120044243

Saturday, August 6,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⑦]How to Write a Lot: A Practical Guide to Productive Academic Writing

電腦網路技術的發達,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部落格、臉書、Instagram...無論身價億萬,還是肥宅窮光蛋,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文字、影音發表意見,撰寫文章。現在可說是一個「全民大作家」的時代,我們都躬逢其盛。

   人人都可以寫文章以後,代表著世界上的文章越來越多,然後要被人認可為好作家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學術界也是如此,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曾說,以前一個大學教授可能一輩子只需要寫3篇論文,現在可能一年就要寫3篇論文了。而且對於論文品質的要求,更勝以往。

  如何寫出更多的作品,甚至於是更多更好的作品,變成了今日學術界或是藝文界的重要課題。但是,我們發現有些人就是能夠「量產」作品,令人好不羨慕。

   這次要介紹的”How to Write a Lot”,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要討論「如何寫出更多作品」的一本書。作者Paul J. Silvia是一位美國的大學心理學教授,他在本書中透過自己專長的心理學,傳授讀者如何「量產」文章的心法。

  但是,如果你期待這本書會介紹一些像是冥想、暗示等提昇寫作能力的秘方,那就大錯特錯了,本書作者開宗明義,強調這些心理遊戲都是沒用的把戲,真正的寫作,特別是學術寫作,非但很例行公事,而且不是那麼有趣的工作。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寫出更多的作品呢?關鍵在於「持之以恆」。Silvia整理了他常聽到的4種為自己的作品產量不足辯解的理由:「我找不到時間寫東西。」、「我還得多找一些資料。」、「我需要一台新的電腦。」、「等有靈感的時候再寫。」但是,他認為我們不應該「找時間」,而是要「撥時間」寫作,如果能夠固定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寫作,那作品產量自然會隨之增加。同時,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段固定的「寫作時間」,準備寫作所用的資料。然後,他認為靈感需要在寫作本身之中琢磨,等待「對的」時機只是一種逃避。

  本書作者另外還分享了他寫作學術論文,以及學術專著的經驗,相信對於同樣想要「量產」作品的讀者會有所幫助。不過,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因此,其他領域的讀者可以參考,但也不盡然需要照單全收。畢竟,文藝作品,或是簡單的心情抒發,還是很需要靈感的,不是嗎?

書名:How to Write a Lot: A Practical Guide to Productive Academic Writing
著者:Paul J. Silvia
出版社: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出版日期:2007年1月
頁數:149
ISBN:978-1591477433


圖片引用自http://www.goodreads.com/book/show/649144.How_to_Write_a_Lot

Sunday, July 24,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⑥]『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

每一個人的名字,背後都有一個很有意義、很有趣的故事。
   姑且不論高深莫測的各家「姓名學」,每一個人的名字,都代表著家族對他/她的期待,背後都有它獨特的意義,甚至是一個故事。在漢字文化圈裡面,人用漢字來表現姓名。漢字,源自於中國,有別於拉丁字母、阿拉伯文等符號,漢字的數量非常龐大,據說這個世界上,已經有出現過10萬個以上的漢字了。
   我一直對其他人的名字,或是說命名的故事、由來很感興趣。這其實與我母親有關。我母親的名字是我外公取的,裡面有一個非常罕見的漢字。罕見到以前的打字機,或是早期的電腦系統,都沒辦法處理。我記得小時候的「倚天中文」系統裡面,沒有包含我母親名字所使用的那個漢字,除非自行造字。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家裡許久,直到引進了近期的微軟視窗系統,才獲得解決。
   關於同樣是漢字文化圈一員的日本,漢字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議題,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問題」。早在明治維新剛開始的1866年,前島密就建議停止使用漢字。雖然日本採納這個建議,而繼續使用漢字,但是社會上要求整理漢字、將教育上、媒體上、公務上使用的漢字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呼聲,一直不容小覷。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社會持續要求政府對於漢字使用做出規範。許多社會賢達認為,漢字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民主社會應對於漢字使用設限。194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当用漢字表」,規範法令、公文、報章媒體的漢字使用,應以這1850個漢字為主。同時日本政府也在「戶籍法」中規定,小孩的名字必須使用「常用平易的文字」,也就是這1850個「当用漢字」。


2004年8月14日的「朝日新聞」有關「人名用漢字」修正的報導(引用自http://www.asahi.com/special/kotoba/mojidigi/SDI201507279035.html)


   但是這種對於「人名用漢字」的限制,很快地就受到了挑戰。有人想要用不屬於「当用漢字」的文字替小孩命名,但是市公所堅持不受理出生登記。在雙方都不願意退讓的情況下,讓小孩變成了「無戶籍」人士。有鑑於此,社會上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認為人的名字是獨特的,不應該用法律強加限制。不過,還是有許多人認為,人的名字必須考慮社會觀感,使用平易的文字,這樣可以減少打字、印刷等不必要的溝通成本,增進社會利益。
   這次要介紹的『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譯名:戰後的人名用漢字)』,它的主題就是分析1945年後,日本社會中關於人名用漢字的兩種意見間的拉鋸過程。一直到今日,日本還是存在著對於「人名用漢字」的規範。但是為小孩命名時可以使用的漢字的數量,已經較70年前大幅放寬。這種現象,反映了科技的進步,促進了包括漢字在內的知識流通,並且相當程度地解決了「漢字的封建性格」問題。
   台灣早在1953年,就制訂了「姓名條例」,規範人民的姓名使用。但是要到了2001年,才規定「戶籍登記之姓名,應使用教育部編訂之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這個範圍,遠較日本的「人名用漢字」寬廣。但是對於非漢字文化圈出身者,例如原住民,來自海外的移民等,命名時最困擾的,應該是如何取一個「符合我國國民使用姓名之習慣」的姓氏吧。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漢字文化圈中,也可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日本的漢字問題,並透過閱讀,重新思索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語言政策的方向。



書名: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
著者:円満字二郎
出版社:岩波書店
出版日期:2005年7月
頁數:225
ISBN:978-4004309574

Saturday, July 9,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⑤]『落語的笑いのすすめ』

 「『落語』到底是什麼東西?」

   對於剛到日本的我來說,「落語」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第一次看到「落語」這個單字時,我立刻去查了辭典。然後辭典告訴我「落語」就是:「一種大眾演藝活動。以滑稽、幽默的笑話為主的談話性藝術活動。它的特色是每個故事的最後,都會有一個有力的『結尾』」(翻譯自『デジタル大辞泉』)。坦白說,還真的是有看沒有懂。

   直到我的碩士班同學交了一個落語家女朋友,讓我有機會到大阪的繁昌亭沾光,順便看一下表演後,我才對落語有一點基本的概念,並開始對落語產生一點興趣。


大阪的落語聖地---繁昌亭
   今天要介紹的『落語的笑いのすすめ(譯名:『落語式幽默的意境』)』的著者,是知名落語家桂文珍(Katsura Bunchin, 194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他不僅是各種電視節目的常客外,也曾經在日本的關西大學授課15年,是少數獲聘在大學授課的藝人。

   本書的內容,即為桂文珍在1999年在慶應義塾大學擔任客座講師時的授課內容,以逐字稿的方式呈現。據說這門課的修課人數,高達824人!

   落語是起源於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的大眾演藝活動。21世紀的日本年輕人總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落語的觀眾多半是老年人,是一種「傳統的」藝能活動。桂文珍在本書中也提到,他與自己老婆相識的時候,也被問過:「落語不都是老頭在講的嗎?」之類的問題。但是桂文珍強調,或許有些落語的橋段,是需要一些人生經驗才能理解的。但是落語還是一項老少咸宜的活動。桂文珍也透過與其他藝能活動(例如漫才)互相比較的方式,說明落語的特色。漫才是一種類似於相聲的談話性演藝,它的內容由數個教短的橋段逐步推衍而成;而落語的內容是一個具備完整結構的故事,而不是由一連串的小橋段組合而成的內容。而且,漫才家的演出方式較為自由,服裝也不受限制;但是落語家必須穿著和服,搖著扇子,盤腿坐在墊子上表演;然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落語是一種單人演藝,每個落語家,都必須具備一人分飾數角,將故事中每個人物特徵,融入於演出的功力。


桂文珍的落語演出:「心中恋電脳



   落語的發展,在於呼應大眾對娛樂活動的需求。因此,落語的內容必須要「好笑」。無論是「微笑」、「大笑」、「哄笑」、「淺笑」,還是「嘲笑」、「譏笑」、「狂笑」、「恥笑」、「苦笑」、「哭笑」或「強顏歡笑」,笑的種類多到不勝枚舉。笑會隨著人們自身的性格,以及當下的文化、環境,而有不同的意義。就像是1990年代開始流行的「冷笑話」,它到底好不好笑,真的是見仁見智,要看情況而定。但是桂文珍說,落語要「好笑」,必須要有想法,也就是說要跳脫既有觀念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來解釋事物。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按照「常理」、「常識」或是偉大的「真理」來進行的話,那麼世界變成會冷到笑不出來,真的。

   例如桂文珍提到,日本搞笑藝人「ジミー大西(Jimmy大西, 1964年出生於大阪)」有一陣子生活潦倒,想到所屬的經紀公司吉本興業找人借錢。剛好公司總經理辦公室門口有放幾盆花,他就把那些花拿起來吃(!)。總經理看到了忙問:「Jimmy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沒有啦,只是肚子餓了」ジミー大西回答說。總經理不禁莞爾,就拿出錢借給他。


   這真的是一種超乎常識的借錢方式,不愧是第一線的搞笑藝人。不過我認為想法,或者是時下流行的「創意」,都是需要刺激,需要訓練的。桂文珍在本書中提供了一些他的經驗與意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拜現代科技所賜,精彩的講義可以化身為書籍出版,經典的演出也可以隨時透過網路收聽或收看。歡笑,不再是一瞬間,而是可以反覆回味,流傳久遠。對於日本傳統藝能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透過本書或是其他媒體,一窺落語文化的奧妙。
(題外話:後來,我的研究所同學還是被落語家「分手」了。大家都覺得很可惜,因為這樣一來,就沒辦法拿公關票去繁昌亭看落語了(笑))





書名:落語的笑いのすすめ
著者:桂文珍
出版社: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6年2月
頁數:330
ISBN:978-4101189130


書籍封面(引用自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GSFSK2S3L._SX344_BO1,204,203,200_.jpg)

   


Sunday, June 26,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④]『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

大阪巨蛋的觀眾(攝於2013年)

對我來說,日本職棒中最令人驚異的統計數據,不是投手的低自責分率現象,而是觀眾人數。特別是某些名門球隊的比賽,門票也許比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還要難買。日本引進棒球的歷史,不過一百多年,但是棒球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再多一點。

   日本最有名的棒球人物,除了長嶋茂雄(Nagashima shigeo)以外,大概就是王貞治(Oh Sadaharu)了。相信台灣的讀者們都非常熟悉王貞治的豐功偉業。從離開讀賣巨人軍以後,王貞治將事業重心轉往了福岡。福岡軟體銀行老鷹隊(福岡ソフトバンクホークス)是當今日本實力最強,戰績最佳的球隊之一。或許有些人還記得,軟體銀行老鷹隊的前身是福岡大榮鷹隊。王貞治的福岡生涯,就是從福岡大榮鷹隊開始的。但是,我想多數人都已經忘記,這隻老鷹其實是從大阪飛過來的,大阪,才是它的老家。

   南海老鷹隊(南海ホークス)成軍於1938年,是日本職棒的元老球團之一。到1988年的轉賣為止,它只有拿過2次日本職棒總冠軍,一次是1959年,另一次是1964年。從1970年代開始,南海老鷹隊持續積弱不振,導致經營狀況不佳,終於讓母公司南海電鐵決定將它脫手。
  無論是戰績還是名氣,南海老鷹都遠遠比不上同一區域的名門阪神老虎。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1988年球團轉賣當時,就有死忠球迷舉辦連署活動,希望將讓球隊留在大阪。2003年也有兩位從小就是南海老鷹球迷的大學教授,抱持著以球迷的角度,為這隻在大阪奉獻過50年的球隊留下紀錄心情,撰寫了『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譯名:南海老鷹還在的時候:棒球迷與太平洋聯盟的文化史)』。

   『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除了以球迷的觀點,描述南海老鷹與鶴岡一人(Tsuruoka Kazuto)、野村克也(Nomura Katsuya)與杉浦忠(Sugiura Tadashi)等名將共同走過的盛衰外,也鉅細靡遺地剖析大阪球場(現已拆除)與日本棒球迷加油方式的演變。透過本書的介紹,我才知道日本職棒的加油方式受學生棒球的影響有多大,加油口號與樂器的引進過程,還有輾轉全日本為球隊加油的狂熱球迷的生活方式。本書的兩位作者也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例如1959年南海老鷹首次勇奪日本職棒總冠軍後所舉行的大阪御堂筋大遊行,還有1955年當時的「大阪球場小姐」的照片,對比今日的職棒啦啦隊,頗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慨。

   本書的特色,在於透過在地的視角,描述一個曾經輝煌過的職棒球隊,一段屬於球迷的共同回憶。特別是最近義大犀牛的公開徵求買家事件,不管最後結局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這隻球隊帶給我們的希望與回憶。當然,也正因為球迷投入了許多感情,期待義大犀牛未來有個美好的歸宿,最好,能夠留在高雄,不要像南海老鷹一樣因轉賣而搬家。

   台灣的棒球也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職棒也已經走過了近30個年頭。或許,隨著時間經過,我們也會漸漸習慣與球隊道別的惆悵吧。不過,永遠不會嫌晚的是,留下與支持的球隊一起走過的點滴。我相信台灣的職業運動,未來也會成為文化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書名: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
著者:永井良和、橋爪紳也
出版社:紀伊国屋書店
出版日期:2003年7月
頁數:328
ISBN:978-4-314-00947-8


書籍封面(引用自出版社網頁https://www.kinokuniya.co.jp/f/dsg-01-9784314009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