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6,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④]『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

大阪巨蛋的觀眾(攝於2013年)

對我來說,日本職棒中最令人驚異的統計數據,不是投手的低自責分率現象,而是觀眾人數。特別是某些名門球隊的比賽,門票也許比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還要難買。日本引進棒球的歷史,不過一百多年,但是棒球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再多一點。

   日本最有名的棒球人物,除了長嶋茂雄(Nagashima shigeo)以外,大概就是王貞治(Oh Sadaharu)了。相信台灣的讀者們都非常熟悉王貞治的豐功偉業。從離開讀賣巨人軍以後,王貞治將事業重心轉往了福岡。福岡軟體銀行老鷹隊(福岡ソフトバンクホークス)是當今日本實力最強,戰績最佳的球隊之一。或許有些人還記得,軟體銀行老鷹隊的前身是福岡大榮鷹隊。王貞治的福岡生涯,就是從福岡大榮鷹隊開始的。但是,我想多數人都已經忘記,這隻老鷹其實是從大阪飛過來的,大阪,才是它的老家。

   南海老鷹隊(南海ホークス)成軍於1938年,是日本職棒的元老球團之一。到1988年的轉賣為止,它只有拿過2次日本職棒總冠軍,一次是1959年,另一次是1964年。從1970年代開始,南海老鷹隊持續積弱不振,導致經營狀況不佳,終於讓母公司南海電鐵決定將它脫手。
  無論是戰績還是名氣,南海老鷹都遠遠比不上同一區域的名門阪神老虎。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1988年球團轉賣當時,就有死忠球迷舉辦連署活動,希望將讓球隊留在大阪。2003年也有兩位從小就是南海老鷹球迷的大學教授,抱持著以球迷的角度,為這隻在大阪奉獻過50年的球隊留下紀錄心情,撰寫了『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譯名:南海老鷹還在的時候:棒球迷與太平洋聯盟的文化史)』。

   『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除了以球迷的觀點,描述南海老鷹與鶴岡一人(Tsuruoka Kazuto)、野村克也(Nomura Katsuya)與杉浦忠(Sugiura Tadashi)等名將共同走過的盛衰外,也鉅細靡遺地剖析大阪球場(現已拆除)與日本棒球迷加油方式的演變。透過本書的介紹,我才知道日本職棒的加油方式受學生棒球的影響有多大,加油口號與樂器的引進過程,還有輾轉全日本為球隊加油的狂熱球迷的生活方式。本書的兩位作者也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例如1959年南海老鷹首次勇奪日本職棒總冠軍後所舉行的大阪御堂筋大遊行,還有1955年當時的「大阪球場小姐」的照片,對比今日的職棒啦啦隊,頗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慨。

   本書的特色,在於透過在地的視角,描述一個曾經輝煌過的職棒球隊,一段屬於球迷的共同回憶。特別是最近義大犀牛的公開徵求買家事件,不管最後結局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這隻球隊帶給我們的希望與回憶。當然,也正因為球迷投入了許多感情,期待義大犀牛未來有個美好的歸宿,最好,能夠留在高雄,不要像南海老鷹一樣因轉賣而搬家。

   台灣的棒球也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職棒也已經走過了近30個年頭。或許,隨著時間經過,我們也會漸漸習慣與球隊道別的惆悵吧。不過,永遠不會嫌晚的是,留下與支持的球隊一起走過的點滴。我相信台灣的職業運動,未來也會成為文化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書名:南海ホークスがあったころ―野球ファンとパ・リーグの文化史
著者:永井良和、橋爪紳也
出版社:紀伊国屋書店
出版日期:2003年7月
頁數:328
ISBN:978-4-314-00947-8


書籍封面(引用自出版社網頁https://www.kinokuniya.co.jp/f/dsg-01-978431400947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