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4, 2017

[小威的藏書箱⑭]『ちゃんと話すための敬語の本』

    敬語,是一種向對方表達敬意的語言表現(大辞泉辞書)。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語言都有表達敬意的表現方式,例如英語的Mr./Mrs.、法語的vous,以及中文的「您」、「貴姓」、「寒舍」等,都是一種敬語。不過,大概少有語言,能夠發展出比日語還要複雜的敬語體系(韓語敬語的複雜程度,不亞於日語)。

     基本上日語的敬語表現,可區分為「尊敬語」、「謙讓語」以及「丁寧語」等三種不同的類型。在地位較高者面前時,會使用「尊敬語」和「謙讓語」。「丁寧語」則不論對方是否具有較高的地位,主要是表現自己重視、尊重對方的態度。「尊敬語」是一種抬高對方地位的語言表現,例如「いらっしゃる(在、去)、「ご多忙(很忙)」、「先輩(學長、學姐)」等;「謙讓語」則是一種壓抑自己地位的語言表現,例如「伺う(去、拜訪、請教)」、「小生(我)」、「差し上げる(給、提供)」等;「丁寧語」多半與其他語言表現混用,以表現自己慎重的態度,例如「です」與「ます」(語尾變化)。


日語的敬語
基本分類
語例
尊敬語
いらっしゃる、ご多忙、先輩
謙讓語
小生、伺う、差し上げる
丁寧語
です、ます、お願い


    坦白說,我在還沒出國留學以前,對於「敬語」是感到非常陌生的。高中的「應用文」教材,只要考試不考,絕對束之高閣,並且是考完即忘。而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學校,除了「老師」、「學長/姐」以外,恐怕也沒用過幾次「您」、「貴姓」或是「請教」等敬語。
    
    到了日本以後,突然面對極端複雜的敬語體系,我覺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利用打工的時間,先聽別人怎麼說,然後想辦法運用。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是半強迫自己在任何場合,甚至是遇到任何人,都盡量使用敬語,讓自己能夠儘快地熟練這種語言表現。如果說今天的我對於敬語還算是有點心得的話,要多虧當時的苦練。

    對我而言,這種使用敬語的方式,一方面是練習,一方面也是想說「禮多人不怪」,至少不會被人怪罪失禮吧。但是,既然敬語是一種表達敬意的方式,那對於所有人都使用敬語的話,到底,我表現出的是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的敬意,還是對方會覺得我說的敬語根本沒有「敬意」,其實是一種「口惠而實不至」的態度呢。因此,我找到了『ちゃんと話すための敬語の本(『為了說好敬語』)』,這本橋本治(Hashimoto Osamu)所著的小書,希望它能夠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但是,如果我們是想要透過閱讀『為了說好敬語』一書,學習正確的敬語使用方法的話,可能就會覺得有點失望嘍。本書作者強調,他的寫作目的並非「教導讀者正確的敬語使用方式」,而是要討論敬語的定位與意義。
  
   為何日語會擁有如此發達的敬語體系?作者認為這來自於日本長期以來的階級分化傳統。日本早在西元7世紀的聖德太子時代,就已經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制度,以規範氏族間的尊卑次序。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7),這種階級分化達到了巔峰,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在士農工商,貴賤分明的嚴密規範之中。而語言也必須與時俱進,發展出一套適用於階級社會的表現方式。敬語,就是一種在身份地位比自己來得高的人面前所使用的語言表現。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已經不再有貴賤的身份區分,至少在理論上,是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不再需要敬語來維持階級的界線。但是,長期以來的階級意識,仍殘存於日本文化之中,人們還是會不自主地每天衡量彼此間的關係。既然封建社會已死,士農工商的階級區分已不復存在,敬語,變成一種我們衡量與對方之間的距離的方式。 換句話說,敬語是一種以「人與人之間有距離」為前提的語言表現。

    關於人際關係與敬語,本書提供了一個簡單卻發人省思的事例: 對於學生來說,老師的地位較自己來得高,因此,我們會覺得在老師面前,必須使用敬語。但是我們也會覺得有些老師很好相處,希望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刻意使用敬語,反而會讓關係變得疏遠,這時候,學生會希望可以與老師用普通的講話方式來溝通。但是另一方面, 在嚴肅的老師面前,我們還是會想要保持距離,透過敬語來溝通吧。 如此一來,敬語的功能,從表達敬意的方式,變成了一種想要保持距離的態度。敬語的使用時機與對象,不再像封建時代那麼單純,只要衡量表面上的身份關係即可。現代社會中的敬語,以及使用敬語的人,面臨到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渾沌與挑戰。

    在日本生活多年以後,我才體認到敬語的難處,不在於熟悉那些複雜的語詞變化,而是要在何時、何處、面對何種對象來使用,才能夠將彼此間的距離拿捏得恰到好處。如果對每個人都說敬語,那就會陷入俗語說”"A friend to all is a friend to none(當所有人的朋友,等於沒有朋友).”的窘境,變得無法與人交心。敬語的誕生,有它特定的時空背景,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之中,它的功能已經轉變,而我們也必須去適應,甚至去引領這樣的轉變。敬語,除了那些繁複的詞彙與語尾變化以外,它一種人際關係的學問,同時,也是我們人生的學問。



書名:ちゃんと話すための敬語の本
著者:橋本治
出版社:筑摩書房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頁數:127
ISBN:978-4480687012
  

Tuesday, January 10, 2017

[小威的藏書箱⑬]『流』

   作家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Higashiyama Akira)於2015年以『流』這部長篇小說,奪得第153屆「直木三十五賞(簡稱「直木賞」)」。「直木賞」是日本名作家菊池寛為紀念其摯友,同時也是名作家的直木三十五(Naoki Sanjugo, 1891-1934),於1935年創設的文學獎。「直木賞」每年頒獎兩次,得獎者多半為廣受文壇肯定的大眾文學作品。獲頒「直木賞」的作家,也多是小說界的中流砥柱。所以東山彰良(王震緒)的『流』之所以備受矚目,不是沒有原因的。


   東山彰良是台北人,9歲時隨父母移民日本後,現在定居於九州的福岡,平時寫作之餘,也在大學教授中文課程。東山彰良以推理文學見長,『タード・オン・ザ・ラン』、『ブラックライダー』等作品都倍受推理迷的喜愛。而『流』這本小說,對他個人來說,算是一種新的嘗試。


   『流』的故事開始於1975年的台北。對 『流』的主角來說,那一年的大事,除了蔣中正去世以外,莫過於來自山東,曾活躍於國共戰爭的祖父被人謀殺,卻不知兇手何在。『流』的故事,就是從祖父的死,到真相大白的十年間,主角在台北、嘉義、東京與山東間流移的足跡。


   探尋謀殺祖父的兇手,是『流』的故事主軸。乍看『流』是東山彰良又一本的推理大作。但是『流』的主角畢竟不是夏洛克·福爾摩斯,東山彰良也不是柯南·道爾。殺人事件的細節與緝凶的綿密過程,並非『流』的重點。東山彰良曾在受訪時表示,『流』的大部份內容,都是根據他家族、友人的故事所改寫(當然,殺人事件是虛構的)。因此,與其將『流』當作推理小說,不如將它視為一本小說化的家族史―對於東山彰良來說,『流』的主角的生命歷程,在於探求「恨」的根源,這股恨意,來自戰爭,來自殺戮與報復。如果不去理解「恨」的根源,這股情緒不會有發洩的出路,。因此,探求「恨」的根源,並且在理解、接納這股恨意後,嘗試解消報復的連鎖,這個過程,就是東山彰良,同時也是王震緒賦予『流』這本家族史色彩濃厚的小說的使命。
   

(引用自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Qia9BDAyL._SX350_BO1,204,203,200_.jpg)
   『流』的主舞台,是台北的萬華(特別是廣州街一帶),那是東山彰良的故鄉,但是『流』是一本受日本文壇矚目的日文書籍。對我來說,『流』反而比較像是一本「翻譯小說」―用日語呈現台灣的場景與事物。為了讓日本讀者能夠理解台灣的狀況,東山彰良也在書中用了相當的篇幅,像是說書人一樣解釋台灣的制度與文化。或許,這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顯得過於迂迴:明明是再也熟悉不過的語言,隨處可及的事物,在本書中卻是透過日語這個媒介來呈現。因此,閱讀原文版『流』的過程,變成是一種從台灣轉換到日本,再從日本回到台灣的「跨界」體驗。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轉換也是一種流動性的體驗,可以幫助我們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那種,過去的歷史帶給現代台灣人的流離情境。


   不過,對於日本讀者來說,『流』反而會是他們接觸近現代台灣的一個詳實且貼心的媒介。因此,當我們看到東山彰良細心地描述1970年代的台北街景,以及當時台灣的教育制度、兵役制度、以及碟仙、飲食等文化時,也不得不讚佩他為了向日本讀者介紹故鄉台灣,所付出的努力。
   
   王震緒的生命體驗,帶給東山彰良創作的素材與動力。希望東山彰良能夠繼續以他獨特的視角,為我們發掘更多有趣、有深度的題材,並探索各種和解與寬恕的可能性。





書名:流
著者:東山彰良
出版社:講談社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頁數:406
ISBN:978-406219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