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4,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⑥]『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

每一個人的名字,背後都有一個很有意義、很有趣的故事。
   姑且不論高深莫測的各家「姓名學」,每一個人的名字,都代表著家族對他/她的期待,背後都有它獨特的意義,甚至是一個故事。在漢字文化圈裡面,人用漢字來表現姓名。漢字,源自於中國,有別於拉丁字母、阿拉伯文等符號,漢字的數量非常龐大,據說這個世界上,已經有出現過10萬個以上的漢字了。
   我一直對其他人的名字,或是說命名的故事、由來很感興趣。這其實與我母親有關。我母親的名字是我外公取的,裡面有一個非常罕見的漢字。罕見到以前的打字機,或是早期的電腦系統,都沒辦法處理。我記得小時候的「倚天中文」系統裡面,沒有包含我母親名字所使用的那個漢字,除非自行造字。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家裡許久,直到引進了近期的微軟視窗系統,才獲得解決。
   關於同樣是漢字文化圈一員的日本,漢字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議題,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問題」。早在明治維新剛開始的1866年,前島密就建議停止使用漢字。雖然日本採納這個建議,而繼續使用漢字,但是社會上要求整理漢字、將教育上、媒體上、公務上使用的漢字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呼聲,一直不容小覷。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社會持續要求政府對於漢字使用做出規範。許多社會賢達認為,漢字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民主社會應對於漢字使用設限。194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当用漢字表」,規範法令、公文、報章媒體的漢字使用,應以這1850個漢字為主。同時日本政府也在「戶籍法」中規定,小孩的名字必須使用「常用平易的文字」,也就是這1850個「当用漢字」。


2004年8月14日的「朝日新聞」有關「人名用漢字」修正的報導(引用自http://www.asahi.com/special/kotoba/mojidigi/SDI201507279035.html)


   但是這種對於「人名用漢字」的限制,很快地就受到了挑戰。有人想要用不屬於「当用漢字」的文字替小孩命名,但是市公所堅持不受理出生登記。在雙方都不願意退讓的情況下,讓小孩變成了「無戶籍」人士。有鑑於此,社會上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認為人的名字是獨特的,不應該用法律強加限制。不過,還是有許多人認為,人的名字必須考慮社會觀感,使用平易的文字,這樣可以減少打字、印刷等不必要的溝通成本,增進社會利益。
   這次要介紹的『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譯名:戰後的人名用漢字)』,它的主題就是分析1945年後,日本社會中關於人名用漢字的兩種意見間的拉鋸過程。一直到今日,日本還是存在著對於「人名用漢字」的規範。但是為小孩命名時可以使用的漢字的數量,已經較70年前大幅放寬。這種現象,反映了科技的進步,促進了包括漢字在內的知識流通,並且相當程度地解決了「漢字的封建性格」問題。
   台灣早在1953年,就制訂了「姓名條例」,規範人民的姓名使用。但是要到了2001年,才規定「戶籍登記之姓名,應使用教育部編訂之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這個範圍,遠較日本的「人名用漢字」寬廣。但是對於非漢字文化圈出身者,例如原住民,來自海外的移民等,命名時最困擾的,應該是如何取一個「符合我國國民使用姓名之習慣」的姓氏吧。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漢字文化圈中,也可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日本的漢字問題,並透過閱讀,重新思索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語言政策的方向。



書名:人名用漢字の戦後史
著者:円満字二郎
出版社:岩波書店
出版日期:2005年7月
頁數:225
ISBN:978-400430957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