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0, 2016

[小威的藏書箱③]『若者はなぜ3年で辞めるのか? 年功序列が奪う日本の未来』

鳳凰花開,驪歌響起,又是六月畢業季。母校的校園內滿是頭戴方黑帽的學子,聽著擴音器傳來的校歌,我的心裡也滿是多年前的回憶。


    此刻起同學們各奔東西,有的當兵,有的升學,或是另有生涯規劃。不過,大多數人在畢業後,還是選擇投入就業市場。對於現代人來說,找工作是重要的人生大事。對於年輕人來說,期待的不僅僅是「先求有工作」而已,她(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尋覓適合的工作,以順利發展自己的職涯。


   日本的「就職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特色。高中、專科或大學的學子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無不全力以赴。在多數日本公司仍保持一種被稱為「年功序列」,也就是依照年齡(≒持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年數)來加薪與升遷,並且極力保障員工都能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的觀念,並依照這種觀念來規劃人事制度。理論上,「年功序列」是一種依照年齡來排隊,「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的文化,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只要排到隊,總有一天會輪到自己站在隊伍的前面。


   在日本,這種「年功序列」的文化已經行之有年,公司喜歡僱用剛出校園的畢業生,年輕人也通常可以在公司待到退休。但是,近年來「年功序列」開始「破功」。許多理論上應該站在戲棚下的觀摩的年輕人,紛紛選擇「轉台」,讓那些已經從戲棚下站到戲棚上的演員,感到不可思議。在「年功序列」的文化中,這是讓人無法理解,而且顯然相當「不智」的輕率舉動。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5HBbBbHsH5CJMZP5qNwXWSdyTFnh7l08dI9uZiyFWX87lK995nJxp41nT1D98eHRUV7DyKFrIUiLG1eieUMa4Gh03aPqpmC5eUDbaCjnd-gEEF7DhzkgEiwqVv_zP080Y_m7e_maoa20w/s320/computers-2400px.png


   『若者はなぜ3年で辞めるのか? 年功序列が奪う日本の未来(譯名:為何日本年輕人工作3年就辭職?被「年功序列」奪去的未來)』的著者城繁幸(Jyo Shigeyuki),是一位日本企業人事制度的觀察家。他注意到公司的管理階層多半將年輕人的離職,歸因於年輕人過於主張自我,不願意為去適應環境,也沒有辦法將眼光放遠,缺乏忍耐的意志。但是,從日本年輕人的角度看來, 在經濟成長停滯的情況下,「年功序列」已經沒辦法保障自己的人生。公司沒辦法每年調薪,沒辦法提供員工足夠的升遷機會,更不用說能夠在公司一路工作到退休了。


   對於奉行「年功序列」文化的公司來說,升遷、調薪都像是排隊一樣,只要依照指示牌的說明,30歲、40歲、50歲...每個人都會等到更好的位置。但是站在「年功序列」隊伍後尾的年輕人,看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已經開始思考脫隊的可能性了。


   「年功序列」是一個誕生於日本社會的概念,但是我們在其他國家,包括臺灣,還是看得到它的蹤跡。例如臺灣的公部門,以及一部分大企業,都是標準的「年功序列」型組織。因此,「年功序列」一樣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學非所用、無法自現有工作內容獲得成長、加薪難得、被空降部隊佔去僅有的升遷機會...  「揭露(年輕人的)那種無力感」,是城繁幸撰寫本書的最大目的。本書提到的企業(公部門)中基層員工的那種無力感,一樣可以得到我們的共鳴。因為,這是我們的問題,也是我們多數人的感受。


   當「年功序列」已經崩解,茫然已經成為當然,疏離已經讓人每天都忍不住想要「中離」以後,我們應該要何去何從呢?我同意本書所說的,那就是「年功序列」文化的背後,是一個異常巨大的社會結構,並非個人所能應付。在這種情況下,感覺工作無趣,感覺前途茫茫的我們該何去何從呢。本書點出了問題,但是答案,只能我們自己去找尋。


書名:若者はなぜ3年で辞めるのか? 年功序列が奪う日本の未来
著者:城繁幸
出版社:光文社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15日
頁數:231

ISBN:978-4-334-03370-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